9月1日,是中小學生開學的第一天。南京北京東路小學的學生們拿到了一本特殊的教科書《血火記憶——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
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首次以獨立成冊的教課讀物形式出現。55頁的大開本雖然不厚,但詳實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城里所犯下的反人類罪行。
“里面有朱赤將軍為了打日本軍隊在雨花臺犧牲的故事;有拉貝爺爺救助我們中國人的故事……”五年級小學生卞姓同學翻閱這本讀物說。
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稱,這套讀物除已經出版的小學版外,未來幾個月內還將出版初中和高中版本,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提供更為詳實的史料,以及思考對比資料。未來,這套教科書計劃將在江蘇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使用。
該讀本封面以黑色大字印著“1213血火記憶”,全書內容分“浴血守城、災難降臨、人性光輝、正義審判、珍視和平、國家公祭”六個部分,通過十個言簡意賅的小故事引出一幅南京大屠殺全景畫面,全面介紹了南京保衛戰、日軍屠城、國際安全區與人道救援、戰后審判、和平人士的戰爭反思以及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背景等方面。
“以往教科書里,只簡單介紹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內容,這次特別加入了南京保衛戰、中國人士在戰火中的救助以及戰爭法庭的審訊。希望孩子們在了解大屠殺的殘酷之外,能夠認知中國人對侵略的抵抗、以及充滿人性的國際救援和壞人必將受到法律懲罰的結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作為該書框架編撰人之一,對這套讀物的出版期待已久。
“編輯出版一套南京大屠殺歷史讀本,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多年的愿望,也是我本人多年的一樁心愿。”朱成山回憶道,“我曾經先后三次去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兩次赴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參觀。在以色列,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必須接受大屠殺歷史教育,80%以上的教師接受過教育專門訓練。他們將歷史教學與參加各種大屠殺紀念儀式、田野調查相結合,90%以上的以色列學生對大屠殺歷史有著深刻了解。”
“相較而言,中國雖然從1950年代開始的教科書中,就有南京大屠殺歷史內容,但總體而言,內容較少,與國外同類型歷史的國家教科書相比,落差較大。”朱成山感慨說,“從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我提議編輯一套國家公祭讀本。能夠在公祭日前完成這項工程,可謂是對歷史、對當代、對未來都功德無量的大事。”
朱成山告訴記者,紀念館從本月開始將開辦南京國際和平學校,效仿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廣島國際和平學院的做法,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與《和平學概論》為基礎教材,向來館參觀交流的海內外學校師生,從歷史與和平的視角開展培訓。計劃今年內舉辦10期,明年舉辦1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