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沒圍墻 國內行不通?
成群的黃牛黨、排長隊的游客,可別以為這些場面只有公園景點才能看到,如今在大學的門前,你同樣可以發現他們的身影。這個暑假,中國最知名的兩所大學——北京大學(微博)與清華大學,相繼推出內容類似的“限客令”,對于普通游客進入校園進行限制。
大學為何要推限客令?官方給出的說法,無外乎維護學校秩序、環境等。但限客令的推出,真的僅僅限住了游客么?
限了熱情
“大家對于名校的渴望,也有點太夸張了”
下午3點,北京大學東北門,由于距離停車場較近,這里成為了游客的集散地,一輛輛大客車幾乎把路邊占滿。熙熙攘攘的游客,隨著導游手中的小旗,時而向東,時而向西。由于連日來時斷時續的雨水,京城沒有了夏日的燥熱,不過潮濕的空氣,還是在游客們的臉上染上了一絲焦躁。在實行“限客令”后,這已經成為北大門外的常態。想進入這所全國知名的高校,每一個游客都要先學一門叫做“等待”的必修課。只有一種例外,那就是你已經擁有進入這個大學的資格——一張學生證。
李岐(化名,北京大學在校研究生,遇到記者時,正帶一老一少兩名親屬入校,引來游客們一片艷羨的目光):
這不是我們學校第一年推出類似的“限客令”了,可不知道為什么今年大家的反應這么大。可能是這幾年來學校參觀的游客越來越多吧,你看這門口的人,都下午了,還排隊等著呢。而且別說暑假了,就算是平常日子,你在未名湖邊上也能看到不少來旅游的。
學校方面推出“限客令”,當然是不討好,這個誰都能理解。不過我想學校也有一定的苦衷,畢竟大學不是公園,也沒有專門針對游客的管理手段,要真出點事怎么辦?學校里有不少研究機構,也有不少珍貴的標本樣品,我們實驗室的儀器很多都價值幾十萬上百萬,如果出現安全問題怎么辦?這些校方都要考慮,問題不像普通的旅游景點那么簡單。何況我們游客的素質……怎么說呢,你到北大里面看看,也許就理解了。
再說,大家對于名校的渴望,也有點太夸張了。旅游團拿這個居然都能做一個旅游項目,真是空手套白狼啊。作為學生,我能理解家長帶孩子來受教育的心情,可是真來了,看到一排排的樓,真能教育孩子么?我覺得有這個時間,不如帶孩子去參觀真正的博物館、圖書館,那兒得到的教育,可比來這里多多了。
限了好感
“孩子面前講了北大千般好,到門口卻吃閉門羹”
對于來北大參觀的散客而言,進入校園并非沒有手段。距離4號線地鐵出口幾十米處的北大東南入口外,專門設置了散客入校口。散客只需要提交相關證件進行登記,就能進入校園。不過入口外蜿蜒曲折的隊伍,讓人望而生畏。據媒體報道,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每日包團游客放行3000人,其他零散游客每天放行2000人。然而在北京大學保衛部網站上公布的《北京大學團體參觀校園預約管理辦法》中,并沒有對人數作出相關限制。據記者在北大校門觀察,負責人員出入的保安,也沒有使用計數設備,不過緩慢的登記速度,從客觀上降低了游客入校的流量。校方對于游客的態度,也引發了游客們的諸多不滿,“沒想到”、“很失望”,每個記者詢問的游客,幾乎都表達了同樣的情緒。
王女士(遼寧人,除了自己14歲的兒子外,還帶著朋友家的孩子):
這次出來前,我跟孩子說了北大的千般好,結果到門口卻吃了閉門羹。這校門都走仨了,還沒進去呢,他們倆都說累了,不進去了,我讓他們倆再堅持堅持,待會兒要還進不去,我們就回去。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北大,我自己沒多大興趣,都是為了孩子,平時倆孩子都貪玩,不愛學習。我就合計著讓他們來北京看看大學,這不名校嗎,讓他們也樹立一個目標。
你說校園限客合理不合理這個我不懂,但這事讓我挺失望的,都說大學是開放的地方,結果來了一看,門口到處都是保安,這哪像開放的樣子啊?
[本文共有 3 頁,當前是第 1 頁] <<上一頁 下一頁>>